文章关键词:
摘要: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曹如人先生高中毕业后到花溪区布依族聚居村养牛坡荒寨当知青。给曹如人讲完故事,姚伯妈唱完了《石榴红》剩下的篇章:“花溪六月石榴红,小妹后院扯香葱。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曹如人先生高中毕业后到花溪区布依族聚居村养牛坡荒寨当知青。“大家做活路累了,就坐在坡脚土坎上休息,我常缠着姚伯妈唱山歌给大家听。”曹如人说。他告诉记者,姚伯妈是寨子里的妇女队长,当年虽年近六十,但仍有一副银铃般的嗓音。
有一天,姚伯妈给曹如人唱了一段布依山歌《石榴红》,开篇是这样的:“好棵石榴生高岩,好个红军进山来;风吹李花落满地,白花开败红花开。”唱完开篇,姚伯妈沉默了一会,说这首歌唱的是红军过青岩的事。接着,她给曹如人讲了一个故事。
原来,姚伯妈的娘家在青岩古镇东南一个布依山寨。她三十来岁时,有一次回娘家探望生病卧床的父亲。刚到镇头,正好碰见红军路过、驻扎青岩一带。“红军对老百姓很和蔼,纪律严明,能写会说,买卖公平,秋毫无犯。”她还告诉曹如人,后来,一个背着印有红十字小木箱的女红军和三个红军还来给她父亲看过病。
“坐着摆家常,乐乐呵呵,没有一点儿架子。”姚伯妈说,红军听她的父母讲货郎担来寨上换货,讲到一斤盐巴要换一斗糯米,一盒火柴要换两三只鸡或者五十个鸡蛋时,红军笑得前仰后合,连说:“你们上当了,上当了。”有个红军笑着说:“应该反过来,一只鸡换五十盒洋火。糯米嘛,起码应该一升换一斤盐巴才合算。”他们临走,还送给姚伯妈的父亲一盒洋火,还拿了一坨盐巴送给姚伯妈的妈妈,俩老对红军说了好多感谢话。
姚伯妈的堂哥常年跑惠水、长顺一带做牛马生意,路熟得很,红军就请他带路去惠水。临别时,红军送给他十五块大洋。他从来没有一次得过那么多钱,好激动好高兴,去惠水赶场时,买了一匹带小马驹的母马,洋洋得意骑回家来。大家称这两匹马叫“红军马”。
姚伯妈还讲到,红军那时没有统一的军装,穿得杂七杂八的,衣裤什么颜色什么质地什么式样都有,而且普遍打有补丁,但十分干净。只有他们头上戴的八角帽比较统一,正中都有一颗红布做的五角星。
给曹如人讲完故事,姚伯妈唱完了《石榴红》剩下的篇章:“花溪六月石榴红,小妹后院扯香葱。听得寨前红军走,香葱落地心里空。花溪六月石榴黄,小妹后院扯菜秧。听得寨前红军走,菜秧落地泪成行。”
文章标签:
九卅娱乐平台
,石留黄
|